水質凈化處理的方法/污水凈化處理/水處理除COD BOD/過濾材料/活性炭/凈水絮凝劑
發布時間:2015-12-01 新聞來源:http://www.hkbtours.com 瀏覽次數:
水質凈化及廢水處理
我國現階段污水處理事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提出現階段我國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仍然是以發展簡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處理技術為主。 現狀:發展趨勢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但是相應的淡水資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斷增多。水,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資源,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這種觀點的驅使下,水環境的質量越來越惡劣、水資源短缺也越來越嚴重,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負荷,帶來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
根據水利部門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増至16億時,人均水資源將降低到1760 m3,總缺水量將達到400~500億m3,已經達到了世界公認的缺水警戒線。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水資源總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區,就人均占有淡水資源而言,南方最高地區和北方最低地區相差數十倍,西部比東部甚至高出五、六百倍;這些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成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斷增加,加劇了用水的緊張和水質的污染,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水危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城市數量由1978年的193個增加到2001年的664個,城鎮人口由17,245萬人增加到48,064萬人。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城市化速度進一步加快,目前城市化水平達到37%左右。城市數量與規模的迅速增加與擴張,帶來了嚴重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問題。近10年來,我國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遞增,在1999年首次超過工業污水排放量,2001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億噸,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53.2%.與此同時,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后和不足。
目前全國年排污量約為350億m3,但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僅為15%,全國超過80%的城市污水未經任何有效的收集處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體,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觀作用的河渠變成了天然污水渠。特別是在全國2200座縣城與19200個建制鎮中,污水排放量約占污水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但這些中小城市(鎮)的污水處理能力都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照此發展下去,城市的水環境將每況愈下。并進一步的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即使在我國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南方地區,由于水體污染,水質型缺水也處于相當嚴峻地步。而且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鎮污水量將愈來愈大,水環境污染也會日益加重。
為了選擇出工藝上最可靠,投資上最經濟,管理上最方便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我們調研了國內外污水處理廠的成熟經驗和發展趨勢,并進行了比較。
目前,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大都采用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一級處理是采用物理方法,主要通過格柵攔截、沉淀等手段去除廢水中大塊懸浮物和砂粒等物質。這一處理工藝國內外都已成熟,差別不大。二級處理則是采用生化方法,主要通過微生物的生命運動等手段來去除廢水中的懸浮性,溶解性有機物以及氮、磷等營養鹽。目前,這一處理工藝有多種方法,歸結起來,有代表性的工藝主要有傳統活性污泥、氧化溝、A/O或A2/O工藝、SBR及CCAS工藝等。目前,這幾種代表工藝在國內外都有實際應用。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統、污水凈化處理技術及其系統、出水輸配系統、回用水應用技術和監測系統。其中污水凈化再生技術及其系統是關鍵,污水凈化處理的流程要簡單可靠,投資和運行費用要為該城市經濟實力所能承受,處理后出水的水質要滿足回用的要求。
沿用了許多年的傳統的“一級處理”及“二級處理”水處理工藝技術和設備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的高濁度和高濃度污水的凈化處理要求,處理后出水更不能滿足城市對水回用的水質要求。沿著傳統的工藝技術路線只能進一步附加傳統的“三級處理”設備系統,既回避不了龐大復雜的傳統二級生化處理系統,也回避不了投資和運行費用都十分昂貴的傳統三級過濾吸附處理系統。這些恰恰是實現污水回用的忌諱之處。所以,環保市場十分迫切需要凈化效率更高、處理后出水能滿足現有環保標準并且能回用于城市,投資和運行費用又要為現有城市的經濟實力所能接受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和新設備。
以上信息為我鞏義市鵬程濾材有限公司(http://www.hkbtours.com)整理編輯,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關于產品的其他信息歡迎來電咨詢:0371--64375529 / 64571568,吳經理:13526718078 。